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瓮安县猴场镇1公里的下司村。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元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即历史上著名的“猴场会议”。2004年12月31日完成陈列布展实现对外开放。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中宣部列入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年实施免费开放。近年来,猴场会议会址先后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党史教育基地”“黔南州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黔南州干部教育特色教育基地”“瓮安县国防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和教育基地。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起到积极宣传推广作用。
1934年12月31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猴场,在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宋维新住宅召开了彪炳史册的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中央政治局在短短一个月内,继黎平会议之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一会跨两年,从1934年12月31日下午一直开到1935年1月1日凌晨,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再次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提出回兵湘西的错误意见,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渡江北上创建新苏区的正确主张;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从根本上结束了“三人团”的军事指挥独断权,特别强调军事指挥权必须置于中央政治局集体领导之下;确立了以战斗的胜利的姿态迎接川黔边新根据地建立的正确思想,实现了红军在战略上由消极防御向积极防御的转变;改正了红军长征以来只限于单纯打仗的错误,重申了红军历来倡导的三大任务;制定发布了红军进入贵州以来的第一个瓦解贵州军阀部队的文件《关于瓦解贵州-的指示》。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时间上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